才子[女]轶传之薛校书
薛涛(约768~832年),唐代女诗人,字洪度,后世称薛校书。祖籍长安,⽗⼊川做官,薛涛小时就随⽗⼊川,后来⽗亲死后家贫无依,只能当歌伎度⽇。脫乐籍后终⾝未嫁。后定居浣溪花。薛涛姿容美

,

敏慧,洞晓音律,多才艺,声名倾动一时。是个相当有才华的女子。
许多任的员官⼊川,都非常欣赏她的才华,韦皋曾拟奏请朝廷授以秘书省校书郞的官衔,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往往称之为“校书郞”后世称她为“薛校书”诗作有收录在全唐诗和后人编的[唐诗三百首]中。
薛涛和当时著名诗人元稹、⽩居易、张藉、王建、刘禹锡、杜牧、张佑等人都有唱酬

往。居浣溪花上,自造桃红⾊的小彩笺,用以写诗。后人仿制,称为“薛涛笺”晚年清心修道,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称道:“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舂风总不如。”不难看出这位薛校书的才情了,也称得上唐代最负盛名的女诗人之一。
薛涛善书法,却无女子柔弱之气,书风学王右军,笔力峻

。其行书妙处,又有卫夫人[王右军书学卫夫人]之风,每写自己所作诗,语亦工,思致俊逸,法书警句,因而得名。可惜薛涛书法现已失不传。
据《名媛诗归》说:“涛八九岁知音律,其⽗一⽇坐庭中,指井梧示之曰:‘庭除一古桐,耸⼲⼊云中’令涛续之,即应声曰‘枝

南北鸟,叶送往来风。’⽗愀然久之”可见其才思之敏捷。
韦皋当时理四川政务,非常欣赏薛涛的才华。当时南越送给韦皋一只孔雀,薛涛非常爱这只孔雀,就和韦皋要来养在家。约公元831年秋这只孔雀死了,第二年夏薛涛亦卒。这便是“韦令孔雀”历史典故的由来。
薛涛笺[深红、红粉、杏红、明⻩、深青、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浅云]这十种小笺。她在成都浣溪花采用木芙蓉⽪作原料,加⼊芙蓉花汁,制成深红⾊精美的小彩笺,后世流行之红⾊小八行纸,薛涛笺也。多用于写情诗情书,表达爱慕思念之意,在当时及后世极为流传。至今依旧。
公元832年一代才女薛涛香消⽟殒,65岁的薛涛永远闭上了她寂寞的眼睛。剑南节度使段文昌为她亲手题写了墓志铭,并在她的墓碑上刻上了“西川女校书薛涛洪度之墓”许多当时和后世的许多名人作诗来纪念这位才女。
千年之后再去看这位女校书,如何不感叹生不逢时?更可悲可叹莫过今人无聊之下,又胡编些香

事附会上去。有说薛涛被韦皋养包,又说被霸占,还有说薛涛和元稹有染,元稹负心等等…按如此来推,和薛涛

往唱和的名流绅仕上百人,那岂不是都有香

可寻了?“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舂风总不如。”几人可及?
悲也!悲哉!
M.Mk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