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琵琶行》
⽩居易的长诗《琵琶行》,写儿女情感之事最为精彩,意境真切而凄美,读后不为所动,一定是冷酷之人。
如诗中所述不是虚构,我为⽩居易叫好,你发配江川,失魂落魄,但你识得琵琶女,一个精于音律,重情重义的人儿,你在他乡逢知已,情有所寄,亦算人生一幸事,你诗泉如涌,是琵琶女给你重新点燃的生命之火,是这样的吧?而琵琶女呵,你真幸运,虽然你流落江湖,形单影只,也只是一时之间,世间美女如云,唯你有幸与⽩居易相识。一个才名远播,且深谙音律的知音,他和你一样,同遭厄运,怀才不遇,重义多情,你们的情感无论怎样发展下去,都真切地体现了人

之美,是的,同病相怜,心灵相通,彼此欣赏,这样的情感能不美么?如果说此时钻出一个正人君子,要从别的角度去评头论⾜一番,倒真是有点儿破坏美了。
可惜你⽩居易写的是虚构的生活,实真的情景不会象诗中写的那样,我这么想:琵琶女年老⾊衰,无人问津,意失之人岂会找到如意郞君?重⾊重财乃古今时尚,琵琶女无⾊无财,虽有绝技之能,在低

偏僻之地,即使弹断了丝弦,有谁知音?好不容易才胡

嫁了个人物,权作安⾝之地,然这个人物呢,眼中除了贪婪还是贪婪,重利轻别离,琵琶女不这样概括又怎样来概括呢?⽩居易与琵琶女的感情,说是爱情可以,说是超越爱情之上更崇⾼的一种感情更恰当。反正《琵琶行》流露的是一种美好的男女之情。男人发家致富创业在外,她应邀弹琵琶,与人诉说平生,此等****潇洒事,量她不敢,旧时代的传统道德对付女子向来是有一套的,琵琶女岂不顾虑重重?正因如此,拨动琴弦,无非是排遣寂寞而已,作为⽩居易呢,被贬之人,政治上抬不起头,只有苦熬⽇月的份,如果说闻得琵琶音,就敢英勇地邀其相见,共叙平生,难道就不怕旁人那一双双⽩多黑少的眼睛,你不会去自找⿇烦的。如果你真敢大胆接触女

,扣你一顶政治上反动更兼作风不好的帽儿那可真是恰到好处啊!这么一来,暗无天⽇了,你虽才冠京都,然作为一介书生,你很可能是软弱的。
《琵琶行》的写成,这么来推想,⽩居易向来深谙于诗,重于义,多于情,当船过浔

江时,听到琵琶的幽怨之声,想到自己多年奋发图成,

助人君,救万民于⽔火,然奷人鼠辈弹冠相庆,忠诚正直之士,尽受谗言,流落发配以至于斯。想到爱

前年故去,儿女骤遭厄运,翅膀尚嫰,心实忧其折跌,一时涌出许多感慨,这感慨来自对生活的理解,对人生命途不测的无奈,对人类美好情感的呼唤,写于不得不写,止于不得不止,遂成《琵琶行》,此诗写儿女情感只是一个方面,借以抒发天涯沦落之恨乃是另一个方面。⽩居易与琵琶女由素不相识到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这种只可意会的情感写得是那么富有魅力,主观上说,我真希望⽩居易写的是他实真的生活。此诗的确闪烁着人

的光辉。
且不管实真与虚构,人间自有真情在,我永远不怀疑,如果连这点自信也没有了,那么人生也真的是黑沉沉无边无尽了。每读《琵琶行》心中便有种美好感觉。
M.mK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