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有感
下午六点,刚回到家,我就打开电脑,想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今天,在窑上小学呆了一天,听了三位老师们的讲课,而最精彩的则是王老师的评讲,让我收获颇多,原来三步导学是这个样子的,可又不像我理解的那样,也许我真的一时难以理解吧,但不论怎样,我是有收获的,这就可以了,在这里,我把我的几点收获写下,希望可以把它们融⼊我的风格里。
一、预期效果由生学推出。

情导课的时候,尤其是在预期效果的时候,我总是简单的说说或写写“同学们,相信你们经过一番积极的思索一定会成功的”诸如此类的话,即主要是鼓励为主,所以翻来覆去总是这几句,寡然无味,现在才明⽩,让生学主动说出他们的预期效果才是最好的,怎么让生学在没有老师引导的情况下自己说出呢?就看老师们如何给予生学自信了。
二、让生学了解他需要了解的內容。拿今天一位老师讲的《石灰昑》为例,开始要简单的让生学了解诗人。生学们都站起来积极发言了,说出了他们对诗人的了解,这是不是就可以了?不是。老师你要让生学重点了解诗人的那些方面,你要让生学知道。而不是生学说了以后还是都只有各自的理解,没有形成共识。
三、牢记任务。⾼年级的生学应该是可以从老师的言语或板书中分析得出任务步骤点的,低年级的则要分成一步步呈现,以便生学的思维活动的进行。
四、提⾼生学整体

流的能力。刚开始,甚至是昨天,以为三步导学是限制人思想的,是阶段

太強的,如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三的呈现,打破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衔接。而今天上午,王建萍老师在评课的时候也说到了这一问题。原来我们可以把这堂课浓缩为为一个任务,这样就没有了阶段

造成的台阶式的课程活动。在我们的课堂中总是师生之间一问一答,老师问找到哪个字,哪句话,生学就说找到了那个字哪句话;老师问这句话什么意思,生学就说它的意思;老师说这句话你从中读出了什么,生学就说读出了什么。使得整堂课不像是有主题的进行,而像是对话接龙。经过王老师不经意的点拨才明⽩我们可以锻炼生学的整体

流能力。当生学回答问题时锻炼他的整体

,不仅回答这个字的意思,还顺便把他对这个字的认识看法说明,顺便谈谈他的感悟,这样就避免了生学的被动

和分散

思考。
五、合理运用资料,引导生学对接內容。为了加強生学对课文內容和中心的了解,我们老师总会课外拿一些资料,或生学会预习时自己准备资料。但是到底哪些资料是需要生学知道的,哪些是需要生学重点掌握的,我们要有针对

,而不能一股脑儿的把资料给生学,让生学自己看。如在《石灰昑》讲课中,让学理生解石灰的锤炼过程在给予生学资料的同时要对应诗歌找到要点,

进一步了解于谦的“清⽩”可以从于谦的重要事迹中体会。总之,教师要引导生学通过资料对接內容。
六、透过关键字词句理解思想感情。为了理解思想和文章內在蕴含的感情,老师们都会找重点字句让学理生解,但生学不能只是找出这些字词,而要对它们展开想象,进行深一步的理解,通过具体的理解来把握感情。而这也是我们教学的重难点。
今天虽然有点累,但收获是大巨的,希望以后有更多这样的机会,让我来学习、总结、运用、进步。希望可以更透彻的理解三步导学,把其中的优点融化为我讲课特⾊的一部分。加油!
M.MkuXs.CoM